您的位置 首页 > 经典语录 >

芒格去世,30个投资箴言值得反复阅读!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1-19 09:37:48     编辑: 通俗事件


关于做人

1.不要同一头猪摔跤,因为这样你会把全身弄脏,而对方却乐此不疲。

2.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,最好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。

3.什么事往简单处想,往认真处行。

4.大多数人都太急躁,担心太多。成功需要非常冷静和耐心,但在机会来临时也要有足够的进取心。

5.多谈谈你的失败历程、少吹嘘你的成功经历,这样对你好。

6.最重要的不是你摸到什么牌,而是你能不能把手里的牌打好。

关于商业

1.最理想的公司,每年创造的现金高于净利润,能为所有者提供大量可自由支配的现金。

2.优秀的管理层是(企业)资产中的一部分,沃伦并不因为管理层优秀,而支付高出价值的价格。

3.充分认清客观条件的限制,充分认识自身能力的限制,谨小慎微地在限制范围内活动,这是赚钱的诀窍。这个诀窍,与其说是“谦卑”,不如说是“有克制的贪婪”。

4.商学院应该多教学生从证券分析师的角度看公司,研究一家公司是否值得买入。学会了从这个角度分析,经理人会发现,很多管理问题都迎刃而解,他们能更好地管理公司。

5.一家公司建立了好的文化之后,就能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。

6.我们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,我们是为了做正确的事而赚钱。我们的成功,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功劳,也是社会给予我们的机会和环境。

关于认知

1.变化总在发生,你不去迎接进步的变化,就会等到退步的变化。

2.我们能取得今时今日的成就,不是因为我们的能力比别人高出多少,而是我们比别人更清楚自己能力的大小。

3.决定结果的主要有两个因素:一个是形势,另一个是人。形势太强,任凭你有多大能力,都无济于事。

4.所有人类的大脑天生存在缺陷。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,我们的大脑总是难以破旧立新,难以从过去的老路中走出来。诺贝尔奖得主马克斯·普朗克(Max Planck)曾说,尽管物理学家是人类的精英,以探索真理为己任,然而,大多数老教授固执己见,不肯接受新的观念。只有老一代退出历史舞台,新一代不受旧观念的束缚,正确的新理念才会得到普及。

5.我们很清楚自己的不足,很清楚有很多事我们做不到,所以我们谨小慎微地留在我们的“能力圈”之中。“能力圈”是沃伦提出的概念。沃伦和我都认为,我们的“能力圈”是一个非常小的圆圈。

6.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,没有不每天阅读的,没有,一个都没有。如果你真想成功,真想取得别人无法取得的成就,要甘坐冷板凳,日复一日地阅读。

关于工作经营·

1.在巴菲特眼中,优秀的管理者是这样的:你把他从火车上扔下去,扔到一个偏僻的小镇,不给他钱,他在这个小镇上诚实本分地经营,用不了多长时间,又发家致富了。

2.威廉·奥斯勒爵士信奉托马斯·卡莱尔的一句名言:“与其为朦胧的未来而烦恼忧虑,不如脚踏实地,做好眼前的事。”这同样是伯克希尔的经营哲学。

3.所有人的潜意识里都有这样的偏见:给别人提建议时,以为是在为别人考虑,其实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。

4.如果人人能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,可以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。很多人总是逃避,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。

5.我觉得,对于掉入消费信贷陷阱的人,不能让放贷机构把他们逼到绝路,而应该给他们一个申请破产、重新再来的机会。

6.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走专业化道路是正确的选择。我走的路特殊一些。我不建议别人走我这条路,因为我这条路不适合大多数人。我讲的理智、自律、延迟满足,这些道理是可以学的。但是,你们不要学我发财致富的方式,不要像我这样,走广泛涉猎、博采众长的路子。

关于投资

1.真正做收购是好事多磨,要熬过辛苦的等待,经历反复的波折。

2.有的人做收购,请来一群投行员工,以为听他们的建议,就能做成一笔又一笔*的收购。对于这种做法,我实在不敢苟同。即使是投资机会很多的时候,我们辛辛苦苦地研究和跟踪各个机会,一年也只能做成一笔收购。

3.大多数时候,我们什么都不做。我们出手的时候很少。即使是出手的时候,我们也是如履薄冰,对可能承担的风险感到不安。

4.我们始终把眼前所有的投资机会进行比较,力求找到当下最合理的投资逻辑,这才是重中之重。找到了最合理的投资逻辑之后,无论周期波动如何剧烈,是顺境还是逆境,我们都泰然自若。这就是我们的投资之道。

5.机会光看懂没用,抓住了才算数。有些机会,我们确实抓住了。还有很多机会,我们看懂了,却没抓住。没抓住就没抓住,又能怎么样呢?我们发现,我们只能抓住几个确定性特别高的大机会,不可能对什么机会都特别有信心。

6.复利的第一原则:非必要,不打断。如果你不能接受50%的回撤,你就注定只能接受平庸的投资表现。

标签